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被“点燃”?
网络发展到现在,成为了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微信、抖音、微博等一众全民软件,还有小红书、懂车帝、汽车之家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各类平台。我们似乎有了足够多的渠道尽情去“发声”,但并不会有多少人“听见”。能被大众关注到的,是那些各类大V。
大V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流量顶端的,我不知道,要不然我也就成了大V。但我知道,他们为了保持住自己的流量,需要且必须有足够频繁的更新。所以,你会看到他们不仅发布一些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还会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情“评头论足”,以致于很容易引来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网友嘛,一个巨大的群里,又是一个不知道谁是谁的群体,有时候说话难听点,好像都正常,要不然“网络暴力”从何而来。然后那些大V们不干了,对于树大招风引来的质疑甚至是谩骂,大V们也丢掉了作为意见领袖的风度,开始“爆粗口”。接着会引来更多的指责。也许,这也不失为保持流量的很好的方法。
对于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们都是本能地会偏袒,不希望自己会犯错,甚至有时候在理亏时亦无理坚持,不为别的,就为争一口气。在心理学上好像叫一个什么效应,我已经记不起名称,但大概意思我还知道。就是说,从感性角度出发,人都是为己的,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差的,是不好的,是错误的。比如你买了一件商品,买之前你觉得它这不好那不好,一旦你买下来,你会不自觉地去发现它更多的优点,然后对缺点视而不见,如果有人说它不好,你还会立马进行辩解。当你开车行驶在马路上,有辆车飞快地从你身边经过,你马上就觉得对方是在挑衅你,你一脚油门追了上去,于是一场精彩的公路追逐赛开始了。也许,人家只是上班快要迟到了,或者人家里有急事要去处理,而你却急着要去证明自己,我也可以很快,我可以比你更快。
我们都还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就好像整个世界都要围着我们转。其实地球是绕着太阳在转,就算地球自转也是有一个自己的中心轴,绝无可能围着我们转。你是大V也好,是P民也罢,把时间线拉长了看,其实你什么都不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是那些默默做着研究,没时间关心窗外事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