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和过程,哪个更重要?

北京时间昨天晚上十点进行的一场小组赛,日本对波兰的比赛,很好的诠释了结果与过程谁更重要。

比赛之前,日本队积分小组第一,只要这场能踢平就可以出线,而对手波兰队小组垫底无缘淘汰赛,即使进球也是一样的命运。同时进行的另一场比赛,哥伦比亚对阵塞内加尔,他们的输赢也会影响日本队能否晋级18强。

比赛前80分钟,日本和波兰的球员都踢得很卖力,日本对希望通过赢球把晋级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波兰队更多的是为荣誉而战,虽然已经是小组出局的命运,但他们希望通过比赛过程证明自己。随着比赛的进行,日本队这边知道了另一场比赛的结果,尽管此时他们已经0比1落后波兰队,但他们只要保证不再丢球就能小组出线,所以,西野教练决定走保守路线,通过替换上场的球员告诉队友另一场比赛的情况,日本队开始在后场不停倒脚。一方面他们不敢在进攻和防守中犯错,再领黄牌,另一方面也担心波兰队再度进球,而如果塞内加尔扳平比分,他们也将卷铺盖回家。因此,球场上出现了在NBA比赛中常见的“垃圾时间”,而早已被淘汰的波兰队也无心恋战,“十分配合”地不再拼抢。球迷们也不是傻瓜,看到这样的情况自然清楚个中缘由,从第85分钟开始,球场内嘘声四起。最后补时三分钟还没到,主裁判都无法忍受,提前吹响了终场哨音。

日本队的目的很明确,他们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小组出线,哪怕被球迷唾弃,颇有点忍辱负重的味道。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队不是单纯的为了比赛而在踢球,他们更是为了国家队的荣誉,最终结果对于他们比什么都重要,比赛精不精彩都是其次。而波兰队,结果已经无法改变,过程的精彩多少能够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同样是为了荣誉,一场无结果之战他们依旧踢出了该有的精彩。

“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

前西德国家队教练赫贝格曾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语:“足球是圆的。”暗示在足球场上一切皆可发生。昨天晚上德国队和韩国队的一场比赛,正好验证了这句话。
这届俄罗斯世界杯开赛以来,这是第一场我完整看下来的比赛。刚好这天我有时间,而且参赛队是卫冕冠军德意志战车。不知什么原因,德国队给了我很好的印象,有德国队参加的比赛,我默默都是支持的,这次也不例外。
按理说,德国队这次的对手韩国队,实力一般,拿下应该是问题不大。可能韩国队员也知道大家力量悬殊,所以他们的拼抢十分卖力,可以说不放过任何机会。而德国队反倒不在状态,控球率非常高,却并没有形成有威胁的射门,当时可把观众都急坏了。
双方焦灼地踢了九十分钟都毫无建树。在最后的补时阶段,韩国队抓住机会率先破门,虽然当时判为越位,但通过回放VR视频,最终判决进球有效。这粒进球,极大增强了韩国队信心,也给了德国队生死一搏的压力。德国队守门员诺伊尔都跑到对方半场进行拼抢,希望帮助球队在最后时刻能够扳平比分。但就是因为这次守门员的离开,给了韩国队一个空门的机会,比分最终锁定在2:0,德国队毫无悬念的输掉了比赛,也彻底告别了这届世界杯。
看到德国球员失落的表情,我也替他们惋惜。这还是四年前所向披靡的德意志战车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强队就应该是一路披荆斩棘的,一步一步登顶。但在足球的世界里,强队也会栽跟头,弱队也能顽强取胜。真是应了那句话,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

如何给 apache 开启 gzip 压缩

服务器设置 gzip 压缩是 web 开发里很普遍的做法。假设你要请求一个 100k 的文件,网络传输速度为 50k/s,需要 2s 才能得到数据,但是如果在服务器设置了 gzip 压缩,将服务端的文件压缩到了 50k(实际上的压缩率往往小于 50%),这时候只需 1s 就能得到数据,然后在客户端解压即可。

对比同一个文件在开启 gzip 前后的大小:

gzip压缩对比

那么如何给 apache 开启 gzip 服务呢?步骤如下:

- 阅读剩余部分 -

不是你以为的世界

借用快乐大本营的一句广告词,“不是你以为的世界”。

昨晚看《从0到1》,有一章讲的是销售的重要性。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真正的销售大师会在不知不觉中让目标客户“上钩”,至于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当然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讲清楚,否则,他们也就不是什么大师。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很难。

想想我们身边的世界,有太多生硬令人反感的广告,也有太多低效又遭人唾骂的电话销售。他们都是典型的生搬硬套,没有对目标群体做充分的分析,企图用电话的“狂轰乱炸”抢占客户,殊不知他们如此只能让大家敬而远之。但我也表示理解,很可能,他们每天这样不停打电话,或者不停播放广告,或许真的能取得效果。

比如脑白金,它的广告可谓是人尽皆知。虽然不唯美,不深意,可就是凭借着这样直接了当的广告词和电视台不厌其烦的循环播放,造就了一个神奇的史玉柱。我想,他不太可能只是凭感觉做出这种广告策略的。他肯定分析过自己的目标群体,也分析过广告受众的心理。一切看似简单,实则精心策划的结果。

我有个朋友,认识一位领导。为了利用好这层关系,给领导带去效益,他就舍得花钱给自己买豪车,买名表,还开了会所招待各路朋友。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人觉得他有来头,有本事。还别说,慕名来找他办事的还真不少。刚开始,很多朋友都表示不是很理解,觉得他大手大脚花钱是浪费。后来慢慢看懂了,也就理解了。

《从0到1》中说的销售大师正是这种人。他们做着一些可能在旁人看来不能理解的事,跟大家的想法背道而驰。我们很多人的行为都是受短期收益影响的,看不到结果,我们就不会行动。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建立在精确分析和精准定位之上的,他们看到的是比常人更远的地方,否则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作为技术出身的我,以前真的是忽略了销售的重要性。我憧憬的场景,是自己的团队或者自己单枪匹马开发出了好的产品,客户便自己不请自来,继而形成良好的口碑,不断壮大,登上人生巅峰。现实是,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极低,不是没有,毕竟彩票也有人中。前段时间,《旅行青蛙》刷爆朋友圈,据说开发商没有做任何商业推广,全靠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传播。但谁又知道,当初这家公司是如何在市场上推出这款游戏的呢?至少,在开发前,他们是分析过目标受众的吧。

现在,我希望与各行各业的人多接触,从而激发出好的创意,或者了解到好的项目。我当然应该从身边的同学朋友入手,把和他们渐渐疏远的关系再次拉近。如果连这些人都做不到熟络,那么和陌生人建立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还有,自己想做的产品,也要充分考虑到受众,很可能市场需要的并不是你想象的理想产品,他们更多时候需要的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直接收益的产品,这跟你的产品是否精良没有直接关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十分粗糙的网站,盈利能力却很强。你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当然也就不能理解。 以后,做任何事都要多思考,思考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如此,才能切中要害,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接触客户多的人也更懂客户

早上看到一条cnbeta的新闻,标题是:谷歌去年共卖出390万部Pixel手机,不及iPhone一周销量。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新闻可能太常见了,根本不值得关心。可作为IT一员的我却不这样认为,反而觉得这个现象其实挺有趣。

大名鼎鼎的谷歌,旗下的安卓系统与苹果IOS基本上平分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份额,但谷歌推出的智能手机Pixel年销量居然不及iPhone一周销量,着实让人很难理解。由于安卓本身属于谷歌体系下的产品,所以技术实力肯定不用怀疑,但是为什么在技术支持堪称完美的情况下却并不能制造出广受欢迎的手机呢?

我想大概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因为谷歌涉及硬件制造相对较晚,市场已基本被其他厂商瓜分,一个新品牌的进入,作为后来者自然困难重重。第二个方面,虽然谷歌开发了安卓系统,但对于如何做好软件和硬件的完美配合,谷歌可能还欠缺火候。再者,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营销也占很大一部分。刚开始决定做手机的华为也同样经历了很艰难的初始阶段,后来才慢慢找到感觉,现在基本稳居全球销量前五。

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开发公司的网站系统,但并不直接参与网站制作。这就有点像谷歌开发安卓,却并不直接销售安卓手机。有段时间,我看到公司对外售卖的网站,就会觉得很好奇:这是用我们开发的系统做的吗?我们开发的网站系统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效果?带着这样的疑惑与制作人员沟通之后,才知道,他们对于网站系统的熟练运用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开发人员。他们能够让一个很小的功能发挥出多种多样的效果,完全在开发人员的想象之外。后来部门开会的时候我多次提到,希望能够多多从制作部门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从他们制作人员的角度来完善现有的系统。当然,我们也会考虑自身的研发技术以及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实现需求。这样的话,我们的系统才有可能越变越好。

对于谷歌Pixel手机现在的状况,我是很能理解的。等到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手机行业的竞争模式,包括创新、功能、营销等等,销量提高应该会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吧。